1993年8月9日,一声汽笛刺破长空,446次列车呼啸着驶入河北秦皇岛昌黎车站。
段长赵润民早已等候在车门处,焦急地向站台上张望。
车刚停稳,男人就跳下车,直奔站点办公区,一头扎进了桥梁办公室。
“苏主任,为什么要拆142号铁路大桥?”赵润民的一席话让苏主任大吃一惊!“谁说要拆的?哪个人散布的谣言?”赵润民随后拉着主任苏炳勋往外面一瞧,142号铁路大桥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,主任苏炳勋直接瘫坐在地上。
政府没有下令,为何有人敢拆铁路大桥?铁路大桥被拆,领导竟不知情1993年8月9日,身为段长的赵润民接到上级通知,要他外出参加培训。
火车刚到留守营镇,赵润民就听到身边的乘客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。
“多好的桥,怎么说拆就拆了……”正在闭目养神的他并没有当回事,心里嘀咕道,拆了就拆了呗。
几分钟后,他猛然惊醒,这是在自己负责的工务段,可最近也没有听说有什么桥梁要拆啊。
况且拆解桥梁是个大工程,开工前必定是要召集各方开会协商的,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呢?出于职业习惯,他凑到窗前,将信将疑朝着远处看去。
细查之下,他果然发现被人们称为滦河大桥的142号铁路大桥上站满了民工。
虽然142号大桥早在多年前已经废弃,但桥上毕竟还有些螺丝和其他有用的零件。
他本以为这些人是来捡拾垃圾的,可随着火车越开越近,赵润民的视线逐渐清晰,桥上的人不仅有安全帽、安全绳等防护装备,还有手持切割机等专业设备,这哪里是什么村民,分明是有组织的违法活动!赵润民当即拨通了副段长杨忠厚的电话。
可面对赵润民的询问,杨忠厚也表示自己毫不知情,他还表示,142号大桥虽然废弃,可仍为铁路备用桥,并且附近应该有相关人员看守保护,怎么会出现被人拆除的事情呢?赵润民心中大惊,可在列车上纵使再急也没有办法,只得等到下站昌黎车站才能下车处理。
赵润民再也坐不住了,一直守在车厢门前,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。
桥梁室主任苏炳勋表示自己也不知情,两人面面相觑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。
考虑拆桥施工方人多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,两人急忙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。
亮明身份、说明情况后,所长亲自带队,驾驶警车向142号大桥飞驰。
到达现场后,警察立刻叫停了相关作业,并传唤了施工方负责人王经理。
刚开始王经理显得十分无辜,反复说着公司跟他人签订了协议,自己是照协议办事。
赵润民便提出要看看协议,王经理也十分爽快,虽是复印件,赵润民一眼就看出了端倪,向警方和负责人解释道,这份协议里既没有铁路部门的手续,也没有相关部门的审批备案号,这分明是假的!警方就将负责人带上了警车,审讯室里,王经理一五一十道出了实情,原来他们是二十二冶金发公司的,这一切都是一个名叫张东友的人牵头联系的。
犯罪分子倒卖桥梁,无奈缺少关键手续听到这个人名,在场警察的眉头都皱了起来,原来“张东友”这个名字已然为警察所熟知。
早在1990年,张东友就因故意伤人蹲过一年牢。
顺着之前留下的线索,警方很快就发现了张东友的踪迹,随即逮捕了张东友。
面对警察的审讯,张东友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。
在听说施工方开始拆桥后竟哈哈大笑起来,随后交代了行骗过程。
警方发现,出狱后的张东友并没有珍惜机会、痛改前非,而是整日待在家里。
整日游手好闲的张东友却酷爱赌博,梦想通过赌博一夜暴富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坐上了从开平去往秦皇岛的火车,百无聊赖的张东友打量着窗外的风景。
当车开过滦河时,他发现在滦河上还有一座铁路桥。
听身边人介绍,废弃大桥为现为142号铁路备用桥,整桥长147.4米,上下行共8孔,钢梁总重584吨。
此后他便没有再在意,直到一次赌博中,有位从事建材生意的人说起现在国内市场对废旧钢材的需求非常大,许多工厂甚至因为没有原材料只能停产。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
废旧钢材让张东友脑海中立刻浮现了曾见到的142号铁路大桥,通体满是废旧钢材让早已入不敷出的张东友搭起了歪心思,他打算“买桥赚钱”。
张东友当然知道这些属于国家的财产,自己既没有门路也没有财力,不使点歪门邪道根本没有机会。
因为当时国家的相关系统并不像现在这样完善,部门与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很难达到及时有效。
而张东友深知这一点,就打算利用信息的滞后性进行诈骗。
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专业,他先是通过各种途径对大桥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了解。
有了足够的储备,张东友开始着手开始自己的第一步。
他深知自己如果没人介绍,贸然与公司单位接洽,很难取得他人的信任。
张东友便找到了之前散播消息的赌友,并以铁路废钢材代理的身份让赌友寻觅废钢买主,同时还在见面时送了一条好烟。
看张东友出手阔绰,赌友对他所说的事便没有过多怀疑。
几天后,张东友还真就等来了消息,开滦矿务局某机电厂听说张东友手里的资源后,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。
张东友深知,若想增加可信度,只能用自己的谈吐和打扮镇住别人。
他狠了狠心,给自己置办了一身不错的行头。
就这样,张东友如约来到机电厂办公室,自称是铁路大桥的负责人,提前下足功夫的他侃侃而谈地介绍着大桥的相关情况。
与张东友之前料想的一样,机电厂相关负责人对他的身份深信不疑。
当谈及具体的手续时,张东友一时语塞,纵使他再能说会道,一时也拿不出相关的手续。
眼见交易希望越来越小,不死心的他还想再挽回,忙补充道:“手续什么的都好说,没手续我也不敢来这里谈,开工后很快手续就能到位。
大家都知道事成了赚的可不是一份小钱,你们不抓紧这个机会可就给别人了!”说着,他就迈步假意往外走,负责人赶忙拦住,好说歹说才让张东友稍等片刻。
因为项目过于庞大,负责人思虑再三还是觉得过于冒险,最终放弃了。
张东友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,然而他并不气馁,此行也让张东友摸清了相关单位的办事规律。
此后在朋友的奔走和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下,先后有两家企业与他接触,联系“卖桥”的相关事宜。
可假的毕竟是假的,张东友的许多漏洞被两家企业一一拆穿。
连日的奔波加之协商不成让张东友深感挫败,就在他打起退堂鼓时,一个电话让张东友又看到了希望。
服务公司上当受骗,拆桥公司索要合同1993年6月,张东友接到了一个电话,对方直接开门见山说明本意,他自称是康经理,是唐山市开平劳动服务公司的负责人。
起初康经理对张东友的事情并不知情,电话打来也纯粹是问问铁路大桥的事情。
而张东友在听到对方自报家门后,立刻反应过来,自己之前之所以处处碰壁,不仅是因为没有手续,自己孤身一人人微言轻也很难得到对方的重视。
如果借助公司的名义,就相当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更可靠的外衣,不仅许多手续办理更加方便,而且服务公司肯定有比自己更多的门路。
想到这里,张东友话锋一转,反客为主地介绍起自己的“项目”。
听着侃侃而谈的张东友,康经理不由得有些心动,而张东友“面谈”的邀约更加打消了他的顾虑。
就这样,两天后张、康二人如约在康经理的办公室见了面。
经过了多次的谈判,张东友早已轻车熟路。
他谎称自己已经买下了一座报废铁路桥梁,并保证手里有拆桥手续,并提出愿意以800元一吨的价格卖出。
为了让康经理放心,张东友还装模作样地提出要带他去实地探查一番,于是两人坐着康经理的车前往。
看着眼前的桥,康经理的心里踏实了许多,张东友趁机提出如果交易顺利,他愿意自己吃点亏,多给康经理一些好处。
听闻此言,康经理只觉得发财的机会已经来了,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口头许下了购桥的约定。
此后,开平劳服公司开始着手寻找,最终在康经理的联络下,二十二冶金发公司买下此桥并由公司的王经理负责拆除工作。
面对如此大的项目,二十二冶金发公司也不敢怠慢,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也为了抢占先机,王经理坚持要求康经理先签订合同,而后才能继续进行。
可没有铁路相关手续,康经理也不敢贸然签字,眼见到手的生意就要飞了,情急之下他找到了张东友。
而张东友却很淡定,他提出自己也是铁路局的负责人,拆桥相关手续更是手到擒来。
就这样,张东友借着开平劳服公司经办人的身份,与王经理签订了合同。
一吨钢铁1550元,钢梁总重584吨,张东友签完后怎么算都算不过来,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。
拆桥毕竟是个新鲜事,谁都没有做过。
拿到合同的二十二冶金发公司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,积极做着相关的准备。
同时相关负责人也不停地催促着开平劳服公司,要求其履行张东发签协议时的承诺,尽快补充相关的拆桥手续。
这边张东发也在搪塞着康经理,眼见时间一天天过去,拆桥工程迟迟未动工,张东发明白这份证明无论如何是逃不开了。
骗子伪装警察,攻破最后一关在康经理的催促下,张东发只得又干起自己的老本行。
得手后的他胆子更大,竟把目标放在了天津铁路分局的办公室。
精心打扮的张东发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办公室,开口就称自己是上面的工作人员,要办点事。
可几句话聊下来,天津铁路分局的负责人就察觉出不对劲,无论是谈吐气质还是具体内容,张东发都与政府人员相差甚远。
负责人自然不肯答应,直接将他轰了出去,张东友无奈,只得先回去。
不死心的张东发自然不肯放过这到嘴的肥肉,思虑再三,他决定叫上康经理、王经理,三人一起前往秦皇岛车务段“碰碰运气”。
这对张东友来说是一步险棋,可也让他如愿以偿。
为了不露出马脚,张东友先将二人安置在招待所后,自己则去了一家服装批发市场。
在这里,他不仅配了一身警官制服,还像模像样地买了仿真枪和枪套,并找人在枪套外做出了几发子弹外形。
一切准备就绪后,张东友踏进了秦皇岛段办公室的大门。
可不凑巧的是,负责人并没有在办公室,左等右等不见人的张东友只得离开。
吃瘪的张东友只得在路上漫无目的地逛着,偶然间发现邮局后面还有栋建筑,上面写的是铁道部招待所。
张东友灵机一动,走了进去,找到了服务员搭讪说自己是开平法院的法警,我们单位有个下属的劳服公司,最近买了一座铁路桥,公司最近账户出了点问题,现在有九十多万的款子需要账户提成现款。
如果你们能提供账户,我们这边肯定有相关的报酬。
可经理面对这样一个只有制服,没有证件、没有证明的法警,又怎敢轻易同意。
但相关领导还是碍于面子将铁道部的卢经理介绍给他。
带着介绍信,张东友找到了卢经理,一听说有好处,卢经理权衡再三还是同意了张东友提出的要求。
可到了签合同的时候,卢经理突然问道张东友的身份证明和证件。
对此轻车熟路的张东友灵机一动,提出将自己的枪压在这里,事成之后带着相关证明来换。
有了物件做抵押,卢经理打消了心中最后一点顾虑。
之后的一切都十分顺利,卢经理在张东友的指划下草拟了一份合同,双方在合同上签了字。
带着这份含有铁道部开头公章的合同,一切工作都按事先约定好的按部就班地进行着。
由于消息没有办法同步,所以除了张东友,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。
张东友空手套白狼,最终拿到了合同。
当然了,合同其实是不具有法律效益的,因为合同没有经过政府的层层审批。
但是张东友利用钢铁的稀缺性,成功吸引了公司的注意力,再加上他善于伪装,演到最后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政府的工作人员。
1993年8月9日,二十二冶金发公司进场,拆除作业如火如荼地进行。
拆桥的大动静很快就震惊了附近的居民,人们纷纷过来瞧个热闹。
没想到这个热闹最后成为了笑话,而笑得最开心的人莫过于张东友。
他在被捕后大笑,“这群人太傻了,还真的去拆了。
”此次事件造成经济损失近三十万元。
案件经过一审、二审后,最终判决张东友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。
本次事件也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,看似可笑的骗局,就是因为一时麻痹大意、疏于管理,往往可能铸成大错
1993年8月9日,一声汽笛刺破长空,446次列车呼啸着驶入河北秦皇岛昌黎车站。
段长赵润民早已等候在车门处,焦急地向站台上张望。
车刚停稳,男人就跳下车,直奔站点办公区,一头扎进了桥梁办公室。
“苏主任,为什么要拆142号铁路大桥?”赵润民的一席话让苏主任大吃一惊!“谁说要拆的?哪个人散布的谣言?”赵润民随后拉着主任苏炳勋往外面一瞧,142号铁路大桥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,主任苏炳勋直接瘫坐在地上。
政府没有下令,为何有人敢拆铁路大桥?铁路大桥被拆,领导竟不知情1993年8月9日,身为段长的赵润民接到上级通知,要他外出参加培训。
火车刚到留守营镇,赵润民就听到身边的乘客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。
“多好的桥,怎么说拆就拆了……”正在闭目养神的他并没有当回事,心里嘀咕道,拆了就拆了呗。
几分钟后,他猛然惊醒,这是在自己负责的工务段,可最近也没有听说有什么桥梁要拆啊。
况且拆解桥梁是个大工程,开工前必定是要召集各方开会协商的,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呢?出于职业习惯,他凑到窗前,将信将疑朝着远处看去。
细查之下,他果然发现被人们称为滦河大桥的142号铁路大桥上站满了民工。
虽然142号大桥早在多年前已经废弃,但桥上毕竟还有些螺丝和其他有用的零件。
他本以为这些人是来捡拾垃圾的,可随着火车越开越近,赵润民的视线逐渐清晰,桥上的人不仅有安全帽、安全绳等防护装备,还有手持切割机等专业设备,这哪里是什么村民,分明是有组织的违法活动!赵润民当即拨通了副段长杨忠厚的电话。
可面对赵润民的询问,杨忠厚也表示自己毫不知情,他还表示,142号大桥虽然废弃,可仍为铁路备用桥,并且附近应该有相关人员看守保护,怎么会出现被人拆除的事情呢?赵润民心中大惊,可在列车上纵使再急也没有办法,只得等到下站昌黎车站才能下车处理。
赵润民再也坐不住了,一直守在车厢门前,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。
桥梁室主任苏炳勋表示自己也不知情,两人面面相觑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。
考虑拆桥施工方人多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,两人急忙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。
亮明身份、说明情况后,所长亲自带队,驾驶警车向142号大桥飞驰。
到达现场后,警察立刻叫停了相关作业,并传唤了施工方负责人王经理。
刚开始王经理显得十分无辜,反复说着公司跟他人签订了协议,自己是照协议办事。
赵润民便提出要看看协议,王经理也十分爽快,虽是复印件,赵润民一眼就看出了端倪,向警方和负责人解释道,这份协议里既没有铁路部门的手续,也没有相关部门的审批备案号,这分明是假的!警方就将负责人带上了警车,审讯室里,王经理一五一十道出了实情,原来他们是二十二冶金发公司的,这一切都是一个名叫张东友的人牵头联系的。
犯罪分子倒卖桥梁,无奈缺少关键手续听到这个人名,在场警察的眉头都皱了起来,原来“张东友”这个名字已然为警察所熟知。
早在1990年,张东友就因故意伤人蹲过一年牢。
顺着之前留下的线索,警方很快就发现了张东友的踪迹,随即逮捕了张东友。
面对警察的审讯,张东友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。
在听说施工方开始拆桥后竟哈哈大笑起来,随后交代了行骗过程。
警方发现,出狱后的张东友并没有珍惜机会、痛改前非,而是整日待在家里。
整日游手好闲的张东友却酷爱赌博,梦想通过赌博一夜暴富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坐上了从开平去往秦皇岛的火车,百无聊赖的张东友打量着窗外的风景。
当车开过滦河时,他发现在滦河上还有一座铁路桥。
听身边人介绍,废弃大桥为现为142号铁路备用桥,整桥长147.4米,上下行共8孔,钢梁总重584吨。
此后他便没有再在意,直到一次赌博中,有位从事建材生意的人说起现在国内市场对废旧钢材的需求非常大,许多工厂甚至因为没有原材料只能停产。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
废旧钢材让张东友脑海中立刻浮现了曾见到的142号铁路大桥,通体满是废旧钢材让早已入不敷出的张东友搭起了歪心思,他打算“买桥赚钱”。
张东友当然知道这些属于国家的财产,自己既没有门路也没有财力,不使点歪门邪道根本没有机会。
因为当时国家的相关系统并不像现在这样完善,部门与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很难达到及时有效。
而张东友深知这一点,就打算利用信息的滞后性进行诈骗。
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专业,他先是通过各种途径对大桥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了解。
有了足够的储备,张东友开始着手开始自己的第一步。
他深知自己如果没人介绍,贸然与公司单位接洽,很难取得他人的信任。
张东友便找到了之前散播消息的赌友,并以铁路废钢材代理的身份让赌友寻觅废钢买主,同时还在见面时送了一条好烟。
看张东友出手阔绰,赌友对他所说的事便没有过多怀疑。
几天后,张东友还真就等来了消息,开滦矿务局某机电厂听说张东友手里的资源后,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。
张东友深知,若想增加可信度,只能用自己的谈吐和打扮镇住别人。
他狠了狠心,给自己置办了一身不错的行头。
就这样,张东友如约来到机电厂办公室,自称是铁路大桥的负责人,提前下足功夫的他侃侃而谈地介绍着大桥的相关情况。
与张东友之前料想的一样,机电厂相关负责人对他的身份深信不疑。
当谈及具体的手续时,张东友一时语塞,纵使他再能说会道,一时也拿不出相关的手续。
眼见交易希望越来越小,不死心的他还想再挽回,忙补充道:“手续什么的都好说,没手续我也不敢来这里谈,开工后很快手续就能到位。
大家都知道事成了赚的可不是一份小钱,你们不抓紧这个机会可就给别人了!”说着,他就迈步假意往外走,负责人赶忙拦住,好说歹说才让张东友稍等片刻。
因为项目过于庞大,负责人思虑再三还是觉得过于冒险,最终放弃了。
张东友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,然而他并不气馁,此行也让张东友摸清了相关单位的办事规律。
此后在朋友的奔走和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下,先后有两家企业与他接触,联系“卖桥”的相关事宜。
可假的毕竟是假的,张东友的许多漏洞被两家企业一一拆穿。
连日的奔波加之协商不成让张东友深感挫败,就在他打起退堂鼓时,一个电话让张东友又看到了希望。
服务公司上当受骗,拆桥公司索要合同1993年6月,张东友接到了一个电话,对方直接开门见山说明本意,他自称是康经理,是唐山市开平劳动服务公司的负责人。
起初康经理对张东友的事情并不知情,电话打来也纯粹是问问铁路大桥的事情。
而张东友在听到对方自报家门后,立刻反应过来,自己之前之所以处处碰壁,不仅是因为没有手续,自己孤身一人人微言轻也很难得到对方的重视。
如果借助公司的名义,就相当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更可靠的外衣,不仅许多手续办理更加方便,而且服务公司肯定有比自己更多的门路。
想到这里,张东友话锋一转,反客为主地介绍起自己的“项目”。
听着侃侃而谈的张东友,康经理不由得有些心动,而张东友“面谈”的邀约更加打消了他的顾虑。
就这样,两天后张、康二人如约在康经理的办公室见了面。
经过了多次的谈判,张东友早已轻车熟路。
他谎称自己已经买下了一座报废铁路桥梁,并保证手里有拆桥手续,并提出愿意以800元一吨的价格卖出。
为了让康经理放心,张东友还装模作样地提出要带他去实地探查一番,于是两人坐着康经理的车前往。
看着眼前的桥,康经理的心里踏实了许多,张东友趁机提出如果交易顺利,他愿意自己吃点亏,多给康经理一些好处。
听闻此言,康经理只觉得发财的机会已经来了,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口头许下了购桥的约定。
此后,开平劳服公司开始着手寻找,最终在康经理的联络下,二十二冶金发公司买下此桥并由公司的王经理负责拆除工作。
面对如此大的项目,二十二冶金发公司也不敢怠慢,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也为了抢占先机,王经理坚持要求康经理先签订合同,而后才能继续进行。
可没有铁路相关手续,康经理也不敢贸然签字,眼见到手的生意就要飞了,情急之下他找到了张东友。
而张东友却很淡定,他提出自己也是铁路局的负责人,拆桥相关手续更是手到擒来。
就这样,张东友借着开平劳服公司经办人的身份,与王经理签订了合同。
一吨钢铁1550元,钢梁总重584吨,张东友签完后怎么算都算不过来,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。
拆桥毕竟是个新鲜事,谁都没有做过。
拿到合同的二十二冶金发公司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,积极做着相关的准备。
同时相关负责人也不停地催促着开平劳服公司,要求其履行张东发签协议时的承诺,尽快补充相关的拆桥手续。
这边张东发也在搪塞着康经理,眼见时间一天天过去,拆桥工程迟迟未动工,张东发明白这份证明无论如何是逃不开了。
骗子伪装警察,攻破最后一关在康经理的催促下,张东发只得又干起自己的老本行。
得手后的他胆子更大,竟把目标放在了天津铁路分局的办公室。
精心打扮的张东发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办公室,开口就称自己是上面的工作人员,要办点事。
可几句话聊下来,天津铁路分局的负责人就察觉出不对劲,无论是谈吐气质还是具体内容,张东发都与政府人员相差甚远。
负责人自然不肯答应,直接将他轰了出去,张东友无奈,只得先回去。
不死心的张东发自然不肯放过这到嘴的肥肉,思虑再三,他决定叫上康经理、王经理,三人一起前往秦皇岛车务段“碰碰运气”。
这对张东友来说是一步险棋,可也让他如愿以偿。
为了不露出马脚,张东友先将二人安置在招待所后,自己则去了一家服装批发市场。
在这里,他不仅配了一身警官制服,还像模像样地买了仿真枪和枪套,并找人在枪套外做出了几发子弹外形。
一切准备就绪后,张东友踏进了秦皇岛段办公室的大门。
可不凑巧的是,负责人并没有在办公室,左等右等不见人的张东友只得离开。
吃瘪的张东友只得在路上漫无目的地逛着,偶然间发现邮局后面还有栋建筑,上面写的是铁道部招待所。
张东友灵机一动,走了进去,找到了服务员搭讪说自己是开平法院的法警,我们单位有个下属的劳服公司,最近买了一座铁路桥,公司最近账户出了点问题,现在有九十多万的款子需要账户提成现款。
如果你们能提供账户,我们这边肯定有相关的报酬。
可经理面对这样一个只有制服,没有证件、没有证明的法警,又怎敢轻易同意。
但相关领导还是碍于面子将铁道部的卢经理介绍给他。
带着介绍信,张东友找到了卢经理,一听说有好处,卢经理权衡再三还是同意了张东友提出的要求。
可到了签合同的时候,卢经理突然问道张东友的身份证明和证件。
对此轻车熟路的张东友灵机一动,提出将自己的枪压在这里,事成之后带着相关证明来换。
有了物件做抵押,卢经理打消了心中最后一点顾虑。
之后的一切都十分顺利,卢经理在张东友的指划下草拟了一份合同,双方在合同上签了字。
带着这份含有铁道部开头公章的合同,一切工作都按事先约定好的按部就班地进行着。
由于消息没有办法同步,所以除了张东友,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。
张东友空手套白狼,最终拿到了合同。
当然了,合同其实是不具有法律效益的,因为合同没有经过政府的层层审批。
但是张东友利用钢铁的稀缺性,成功吸引了公司的注意力,再加上他善于伪装,演到最后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政府的工作人员。
1993年8月9日,二十二冶金发公司进场,拆除作业如火如荼地进行。
拆桥的大动静很快就震惊了附近的居民,人们纷纷过来瞧个热闹。
没想到这个热闹最后成为了笑话,而笑得最开心的人莫过于张东友。
他在被捕后大笑,“这群人太傻了,还真的去拆了。
”此次事件造成经济损失近三十万元。
案件经过一审、二审后,最终判决张东友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。
本次事件也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,看似可笑的骗局,就是因为一时麻痹大意、疏于管理,往往可能铸成大错
目录
- 1 鬼谷子电视剧
- 2 缘之空未删减版
- 3 妈妈的朋友在哪可以去看1到5集
- ▪ h肉视频
- ▪ 新梁山伯祝英台电视剧
- 4 极品女士第二季
- ▪ 漂洋过海来看你免费完整版
- ▪ 普罗米修斯
- 5 不能说的秘密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
- 6 两根硕大一起挤入小雪
- ▪ 韩国电影妈妈的朋友4
- ▪ 金友庄车震
- ▪ 香蜜沉沉烬如霜电视剧免费观看
- 7 exo最新综艺
- ▪ 假日暖洋洋2在线播放
- ▪ 奶奶在爱我一次
- ▪ 目标人物
- ▪ 逛超市突然被打开遥控器
- ▪ 善良的小姨子韩国电影
- 8 斗罗大陆电视剧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
- ▪ 小敏家
- ▪ 鬼父动漫在线观看完整版
- ▪ 我的好妈妈5中字在线观看
- ▪ 天上掉下个猪八戒
- ▪ 李易峰 百度网盘
- ▪ 色人阁第四色
- ▪ 与父亲做了不该做的事
- ▪ 冲锋车在线观看完整版国语版
- 9 夫妻黄色片
- ▪ 星际之门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
- ▪ 511影院韩国理论片在线观看
- ▪ 原神凝光肉身待客抬腿
- 10 1314gan
- ▪ 圣元金币优惠多
- ▪ 林采缇种子
- ▪ xvideos.com在线播放
- ▪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的
- ▪ 小爸爸下载
- 11 bt天堂在线www官网
- ▪ 二婶剧情介绍
- ▪ b站老夫老妻
- ▪ 美国k8经典
- ▪ 换爱交换乱高清在线观看
- ▪ overflow樱花未增删翻译中文版
- 12 老马的春天
- 13 武动乾坤第三季在线免费观看
- 14 两个师傅一起在轿子上我
秋霞电影网《秋霞电影网》由来
编辑秋霞电影网《秋霞电影网》起源